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7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3节 (第1/7页)

    李四光也瞅了瞅报纸:“还有海啸,几千艘船沉没。不过从报道的规模看,震源应该不在东京湾里。”

    李谕不以为意道:“确实,要是在东京湾里,恐怕就不是几万人了,往少说也要近百万死伤,整个日本关东平原可能都会被海啸吞没。”

    李四光说:“记得两百多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间,山东曾爆发一次规模很大的地震,死伤人数也在五万人之上。”

    竺可桢突然说:“如果有办法预测地震就好了。”

    “预测是不可能的,”李谕摇了摇头,“就算预警,也做不到。”

    李四光毕竟是搞地质的,说道:“预警?您指的是美国人提出的那套机制?”

    “对,”李谕说,“半个世纪前,一个美国人曾设想,可以利用地震波的横波与纵波的速度差,提前几十秒给震源外围的城市发送电报讯息。”

    原理很简单,地震有两种波,横波和纵波。

    纵波传播速度快,大概是7km/s,但是破坏力小;

    横波传播速度慢,大概是4km/s,但是破坏力大。

    震源之上叫做震中,这里肯定最先受到地震波冲击,它就可以向四周发射讯号,方法则是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

    提出的人叫做库珀,年代为1868年,距离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概念仅仅6年,甚至赫兹还没有证实电磁波的存在,更没有无线电的知识。

    李谕继续说:“可惜这个系统无法实cao,因为首先不可能知道地震在哪爆发;其次,那个地方不见得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