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7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4节 (第6/7页)

究所里就可以培养研究生。

    薛定谔在苏黎世大学的教学任务繁重,每周11小时,放到二十一世纪,不少大学讲师也没有这么多讲课时长。

    关键薛大神这人兴趣还非常广泛,涉猎学科很广,那些物理系教员推荐他的理由不是空xue来风。

    薛大神这段时间在研究生物学中的色觉,同时对哲学有很浓的兴趣。多少有点不务正业,直到临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德拜教授邀请薛定谔过去参加个研讨会。

    这是一个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苏黎世大学轮流主办的常规性、非正式学术讨论会,出席的人不算多,每次也就一二十人。

    德拜后来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照片上有他。

    两周前,德拜便通知薛定谔,请他在会上讲一讲最近《物理年鉴》上大热的德布罗意物质波论文。

    这件事自然难不倒数学很优秀的薛大神。

    研讨会上,薛定谔侃侃而谈:“德布罗意先生的论文很有前瞻性和哲学性,他把粒子与波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论证波就是粒子,粒子就是波。同时阐述了为何电子只能在某些特定轨道上,与玻尔以及索末菲先生的量子化规则非常吻合。”

    “虽然通过他的理论有时在计算波速时会出现超光速的现象,但这些问题在今后应该会得到理论上的修正。”

    薛定谔对这篇论文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

    讲完后,德拜对他说:“感谢你精彩的阐述。”

    薛定谔轻松道:“论文的内涵虽然很深,但理解起来尚且没有那么困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