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朱元璋的智慧 (第2/5页)
哪怕是朱元璋的皇子们,大臣们。 也都是陌生的很。 唯有胡惟庸,李善长,周德兴,刘伯温,汤和,徐达,常遇春等等这些老年兄弟有所耳闻。 不过大部分都去世了,剩下的也不多。 何况对陛下称呼曾用名,也是属于一种大不敬的行为。 这个曾用名之所以流传到后世,还是因为朱元璋自己编撰的一些文献中记载。 这才流传下来。 不过即便如此,在后世朱兴宗,朱国瑞这等称呼。 听到后自然是无法联系到朱元璋的身上的。 至于‘咱’这个自称。 那就更不用说了。 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咱’是属于淮西方言。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就现在的南京城里,不少富户都是朱元璋从淮西那边移民过来的老乡。 便是整个淮西武将集团,也是拖家带口的在这里。 若是听到自称‘咱’的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就认为是朱元璋的话。 那么白日里去南京城街道上走一走。 便是能够认下五百个朱元璋出来。 大量淮西人士在南京,还地位高贵,不是勋贵就是大户人家。 甚至于很多其他地方的人,都会下意识的模仿淮西方言说话。 尤其是朱元璋,哪怕在早朝的时候,也是一口浓烈的淮西话。 下方的淮西官员,也是用淮西话跟陛下交流。 这便导致对大明现在来说,淮西话某种意义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