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5 (第2/4页)
实的问题,对寒门子弟来说,家里没有任何背景,读书是他们改变命运最好的捷径。 老教师摇头:“看不到啊,大家看不到读书的好。村里读出书的少,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读上几年就不读了,能读完高中的都是凤毛麟角。” “孩子们认得些字,再大些,跟着村里的长辈出去打工,不管是在工地上,还是在工厂里干活,一个月也有好几百,攒个两三年,也能攒上万把块钱。” “男娃拿着钱修房子娶门媳妇,女娃呢,给家里父母兄弟留点,自己藏点私房钱,再办一份嫁妆,就嫁出去了。” “这些孩子高高兴兴拿着钱娶妻嫁人的时候,其他读书的孩子还苦哈哈地从家里拿钱,每天吃着咸菜干饭。孩子们没有好的辅导,便是在我们这小县城里也拿不到好成绩,更别提能考上好大学,鲤鱼跃龙门。” “读到最后也是去打工,那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去,起码能早点挣钱,家里也不会因为孩子读书没钱而斤斤计较,吵闹不休。” 李老师哑口无言。 他知道老教师说的是实情,但就是这样的实情才更让人难受。明明国家都在努力地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上书,却还是有很多小孩因为种种原因。 小小年纪就离开学校,在社会上摸爬滚打,靠着年轻的体力挣钱。 他问老教师:“您说我去劝劝那孩子的父母怎么样?” “她还没上学呢,只跟在朋友身后,玩票一样的学习就能写出杂志都认可的小作文,可见这孩子是有天赋的。” “而且读书不是没用啊,孩子们写了文章,拿了稿费,这不就是读书的好处吗?” 老教师看了一眼李老师,年轻的支教老师眼里都是热烈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