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娇_花娇 第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花娇 第43节 (第1/6页)

    裴钺将褂子小心搁下,重新回到御案,案上堆积不少贺表,请功折,请罪折,还有述职文书,裴钺挑着几篇翻阅。

    刘奎在一旁与他唠叨,

    “这位苏县令是甲午年的恩科,当时是进士末名,他在朝中没有倚仗,即便姐夫任国子监司业,可司业又能走得了什么门路,观政结束后便被打发去了穷乡僻壤,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他从推官升至县令...”

    话未说完,只听得裴钺称赞道,“哟,这位苏县令文才极好,性敏思捷。”

    刘奎笑着恭维道,“谁叫人家是筠姑娘的舅舅呢,文才必定是好的。”

    裴钺权当没听见,继而失笑,“就是性子有些桀骜。”

    “可不是。”刘奎直起腰身,指着吏部考核文书,“否则以他进士出身,早就不是一县之长,他呀,性情桀骜,眼底揉不进沙子,得罪了不少人,上头没有人肯提拔他,担心他是个刺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嗯。”裴钺颔首,正色问道,“他政绩如何?”

    刘奎将吏部与都察院考核的折子一同摘出来递给他,“您瞧,天佑三年主持修堤,救数万百姓与农田于危难,天佑八年,组织官兵清剿了漓水一带的绿林土匪,天佑九年....”

    裴钺耐心听他念完,“下旨,擢升苏朝山为四品佥都御史。”

    刘奎一听这官职,吓了一跳,“陛下,七品县令升至四品佥都御史,这也太....”怕皇帝不高兴,连忙苦笑着解释,“奴婢就是怕朝臣不答应。”

    裴钺将折子一扔,冷笑道,

    “以苏朝山之功绩,他若不是一地之督抚,也早该是三品京官,都察院与吏部司明辨是非擢优汰劣之责,放着这么好的官员不提拔,朕没治他们的罪已是法外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