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记 (第2/6页)
调,在这篇作品里我没有用设定,我也不需要设定。 文中也涉及了很多我对贫穷,家庭,父子之间关系的反思。同时,我觉得我们不应该站在道德高地上去批判张平对于这些内容的思考。因为首先作为一篇父子文来说,其本身存在就是经不住道德批判的;其次,张平的自私,实在是太算不得什么了,比他自私的人有太多,这样的人真实存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张平的自私,远没到可恨可恶的地步。他的所有思考,是基于他自身的内在逻辑,并且有其合理性。其实,无需我说,张平的思考,也就是我的思考。 而且,我们审视张平和张晓凡这段感情的时候,我认为,是不会存在人性的恶的。所以,我自觉我的这篇,尚在一个好的有底线的框架里。 好了,接下来我要讲讲我真正想要说的,我在这篇里进行了什么样的尝试,我想要借着这篇表达什么。 父子文的体裁,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喜欢的很喜欢,不喜欢的无法接受。所以抛却这层不谈,这只是我用来创作表达的一个框架,不算是尝试。 我的尝试有两个。 第一,去除掉网络流行文学里外貌,财富等外在因素,集中描写人物的特征和性格,以做到切割一直以来性与人设的联系。基于我个人的经验和意见,我认为,如今的网络流行文学里,尤其是言情耽美中,外貌描写以及人设(苏,有钱,有能力)的比重太大了。以至于我们想要看感情戏,床戏,都会想要看好看的人,有钱有能力的人,有社会地位的人。我们的性欲唤起和这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