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国小鲜(科举) 第110节 (第4/7页)
面陈。”汪扶风重新坐下,慢慢道,“此事关乎国本,若做好?了,乃是利国利家,有助江山社稷的?大事,需得?细细筹备,我们就想着,先在下头选几个地方,轮作试试……” 轮作理念早在魏晋时期就有雏形,但也只是理?念,直到大禄朝发?展至今,也只在南方有过小范围试种,仍未普及。 南方有了一点先例,皆因那边经济发?达,大多农户同时还有别的?收入,纵然?轮作效果不佳,也不至于影响生计。 况且一年两熟乃至三熟,就给了极大的?容错率,同一年完全可以多次尝试、纠正。 但北方的?情况更复杂一点,不足以全盘套用南方经验,且地形水土和农作物品种也不同,参考价值不大。 总体而言,北方商业经济不及南方,绝大部分农户的?生活完全依赖种地,又一年只得?一熟,种豆子?就不能同时再种小麦。但凡有个什么差池,这?一年的?农耕就毁了,百姓饿肚子?、朝廷难税收,提议的?人?势必成为众矢之的?。 再者单纯更改农作模式容易,后续中秦放鹤提到的?由朝廷出面调控价格、收购作物、协调比重等,则是大头。 谁来开这?个口子??哪个衙门负责?先收货还是先朝廷拨款?这?份差事派谁去?? 一个闹不好?,又要无事生波,闹起?党派之争。 所以一直以来,都无人?敢率先开口推广。 当年方云笙任清河府知府时,也曾试探性向上递过折子?,但他太过谨慎,全程畏缩,以至于折子?上没几句实质性建议,直接就被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