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75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750节 (第3/9页)

等洪峰退去再清淤即可。”

    “我知道了!”

    宋礼击节道:“黄河水浊在于泥沙俱下,所以河底清理的再干净,河堤弄得再牢固,只要时间长了,泥沙还是会淤积在河底,然后不断的形成抬升的地上河。”

    “而黄河主道是很受雨季影响的,还有暴涨陡落的洪水特点,这样用水泥堤坝把缕堤与遥堤的重心交替过来,就能起到额外淤滩固堤的实效,相当于洪水来的时候,分洪到了两侧,然后等洪峰过后,滩地上的洪水势必仍旧归回河槽,留在滩地的淤泥就可以挖出来了,虽然不能彻底改变黄河的泥沙淤积,但肯定能有相当效果。”

    姜星火点头以示赞同:“就是这个意思,对于治理黄河各支流蔓延以至于夺淮入海,用束水攻沙最好,但对于黄河主道,还是束水归槽更好。”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他们从黄河的源头说起,一直谈到了到底选用哪个故道入海口,讨论了河道的走向、堤坝的建设、泥沙的淤积……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两人的讨论时而激烈、时而平和,但始终都围绕着如何治理好黄河这个核心。

    治理黄河是关乎河南、河北、山东、黄淮,四个布政使司近千万人口的大事情,黄河治理不好,北方的农业就很难发展好。

    一啄一饮,莫非前定。

    其实“究竟要不要花费巨大的代价和时间去治理黄河”这件事,早在姜星火在诏狱中模拟元朝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决心。

    无论花费多少金钱,无论付出多少时间,他都要把宋、金、元留下的这个烂摊子收拾好。

    如此一来,南北才能齐头并进发展,大明才没有撕裂的风险。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