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酒铺 (第3/4页)
银兑换则在一比八左右。 承运乐呵呵地拍了拍腰间,笑道:“今日银一两兑通宝九百九十二文,给门子那一钱碎银,足够他在街市上买三斤卤羊蹄吃个痛快。” 说这话时,承运颇有得意之色,挑起眉毛:“都是这些年学的,若平常给上三分银就够让门子跑腿通报,买田是关系宗族生计的大事,多给七分是为不让他坏事。” “但不能给多了,否则叫人生出贪心,反倒不美,叫他吃顿好的也就够了。” 西北银价高,税吏不收铜钱只要白银,农家不产白银,故而只要是从西北往东南跑的商贾,都有兑换白银的副业,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世道变乱,商路难走,按道理银价本该稍稍回落,可稍有财产的富户又有了避险的需求,价值高、重量轻、易携带的白银黄金又成了别人不愿脱手的宝贝,价格反倒比从前堆得还高。 一钱白银价值并不夸张,但仍然不少,大明占最大组成部分的寻常人家,通常三口之家年收入不过八两到四十两之间。 这就好像家庭年收入四万的人办事交一百入门费,不便宜。 不过在这个时代,受限于陕北商品流通较少,金钱在人们心里的价值也远不如后世那么重要。 刘承宗的眼里就没有钱,他既没夸奖承运会办事,也没斥责承运大手大脚,只顾着摇头感慨:“城里这会竟还能买到羊蹄。” 肤施城背靠清凉山,又有东川、西川两条河流经过,环境比北方诸县不知好了多少,旱灾对这里影响少之又少,即使南边北边都乱成一锅粥,城里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