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自救 (第3/4页)
的高墙大院就是一座边墙,将边墙外茹毛饮血的蛮夷统统阻隔在外,正常的士绅与官员,难以知道如今的陕北究竟是什么情况——哪怕他们就在陕北。 “父亲,若要筑堡,现在就筑;如要练兵,兴平里最好全民皆兵,儿子算过,每队五十人,二十至五十的青壮尚可再编五队。” “同样也能编四队健妇;余下十二往上的孩童,还能编三队。” “这十二队民壮,合一队在编机兵,机兵队每日cao练、民壮队每日三队cao练,则每月机兵练二十四日、民壮练六日。” “就算修堡自守,他们也更容易听令行事,遇事自寻队长也不至太过慌乱,即便真遇上事不可为,逃起命来也不会有太多掉队的。” 其实正常的练民壮就这点作用,每月cao练六日,让民壮懂个号令、熟悉营阵,遇事各寻首领不慌张就算训练卓有成效。 而经过年月积累,他们也会拥有不一般的军事常识,能适应战时编入正规军的需要。 刘承宗提出这样的建议,也有更深层的打算,他抬手指了指正在阅读的兵书,道:“还能从乡亲里挑出识字的,团cao的下午教其他人识字,等新书编好就教给他们。” “父亲也说了,陕北不缺兵力,招兵很容易,只要民壮学会这些,将来情况变坏不可收拾,也能让他们就地募兵,稍加训练全部当队长。” 这种目标就有点宏大了,引得刘向禹为之侧目。 哪怕不算健妇队与童子队,单机兵合民壮六队,就有三百人规模,若有一日情况有变,受到折损剩下一半,也还有一百多个队长。 再收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