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逼我考科举_分卷阅读13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7 (第2/4页)

日的评选,渐渐分出了三六九等。

    几位考官填完了乙榜,如今正要待填甲榜。甲榜是从第六位往前填的,前头几个众人都没有多少异议,分歧就在于这甲榜的头名上。

    翰林院的石翰林手里拿着一份墨卷,礼部侍郎陈大人手中,亦拿着一份考卷,两方已经争辩多时了。

    陈大人手中的那份,极擅经义,由浅入深,鞭辟入里,读来让人拍案叫绝。虽说后面的判语稍稍差些,但瑕不掩瑜,仍旧极为惊艳,陈大人觉得,就凭此人对经义的参悟程度,便堪称头名。

    石翰林分毫不让。

    他手中的墨卷,亦是一份上上之作。经义写得不错,诏诰判语也不错,尤其是判语,精炼老道,一眼看着便知道是熟读律法之人。读书人里头,能将律法吃得这般透彻之人,还真是少见。

    若只光这点也就算了,最关键的是,此人后面的策论写得着实令人惊叹。

    此次策论所出题目颇难。

    题目是礼部尚书郑大人所出,难不说,还颇为杂,以一道近二十年来的米价题引入,让诸考生自选角度分析。

    能作出这道题的人本来就不多,能正儿八经分析出道理的,更是少之又少。偏偏石翰林手中的这份,就做得足够完美。如今的读书人,大多都是两眼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般虽好,却也有不足,不足之处在于对民间世情了解得太少,做个学官倒也没什么问题,可若是一朝考中进士做了父母官,便力有不逮了。

    正因为如此,石翰林才如此坚持,要让此考生列为头名。

    翰林院这边和礼部这边都希望自己挑中的考卷被抬为头名,彼此各不相让,争来争去也没有一个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