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煤矿之苦 (第1/5页)
在巴哈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第一打仗,第二煤矿”。 这句话充分表达出煤矿到底有多危险。 可以说矿工挖出的每一块煤都饱含着血与泪,矿工的工作历程就是与死神较量的历程。 在巴哈木但凡有一丁点活路都不会去黑木挖煤,只有那些贫穷得没有了生计的人家才会去选择。 黑山煤矿作为帝国最早开采的矿区,经过几十年的开发,黑山这一大片区域已经百孔千疮,地面上随处可见矿井的入口。 作为一直管理煤矿的吴家,为了节省成本,一直是采用最原始,死亡率最高的残柱回采法。 矿井里面巷道异常狭窄,基本上仅容一人爬行,劳工在里面采煤根本直不起腰来。更别说通风设备,全靠自然通风,在如此的条件下,里面的温度也高得吓人,普遍温度都在三十度左右,有的地方甚至高达四十度以上。 煤尘飞扬,空气污浊闷热,这里简直像个大蒸笼。 劳工干活都是光着身子,不一会就汗流如雨、脑胀眼花、呼吸困难,因此常常有人突然昏倒。 昏倒以后,监工也不把病人送上井去,直到放工的时候,才允许抬上地面。 在这样的环境里,劳工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饥饿、劳累,加上恶劣的工作环境,不少老矿工得了硅肺病,绝大部分工人都有胃病和关节炎。 这里采矿照明采用的是煤油灯,按照常识是不允许的,因为会引起瓦斯爆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