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 点火开炉 (第1/6页)
1000多人的员工队伍,需要分批次送出国。 为了便于通关,派往远东共青城的员工们,行李、物品都是统一配发的。什么能带,什么不能带,都有严格规定。 安苏没有接受陈立东邀请、坐飞机飞伯力,而是亲自带着员工,先从蓝市乘火车到达绥城。陈立东的二堂兄陈立恒也只好跟着安苏一起乘车走。 出了国界线换乘的时候,他们发现列车竟然换成了专列,整趟列车七八个车厢,没外人。 员工们还发现,过境后接送的大多是华夏人,有几个毛子,也能用汉语简单交流。 到了工厂,唯一的感觉就是外边真冷,比蓝市低了十来度。 住宿的条件却不差。来的路上大伙就在猜测这边的生活条件怎么样。 有的说“可能会住工棚”,有人说“最差也得搭帐篷吧”,更有人作怪“兴许会住地窨子”。 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出来赚钱,就别琢磨享受了,必须学会吃苦。 而实际的状况,出乎大家想象,宿舍全是砖混结构,四人一间,房间内有电视、还有能洗浴的独立卫生间,这简直是住宾馆的待遇。 华夏员工们不知道,曾经的钢铁厂六七千职工,员工宿舍就有800来间,过去住宿的员工基本上一人一间,最多两人一间。 在苏熊时代,钢铁厂员工生活水平是不错的。 现在是为了能住下更多人,才改的上下铺,变成了四人一间。 吃的也不差,两菜一汤,还全是荤菜,馒头、米饭管饱。 就是不许吃剩下,管理员说,这叫光盘行动。 陈立东提前两天过来,跟他一起来的还有陈立春和张兵,老尹家哥俩,中船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