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第2/4页)
管理的郡县内发布的文告,这些文告都是地方性的法规,并不会记入秦律,但你等今后为地方官员,却是要对其有所了解。” “‘课’为考核。” “‘程’为规格。” “‘廷行事’为各地郡县官府确定并实施的案例判决。” “正是因为这些完备的律令体系,才使得大秦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法可依,成功的做到了‘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端平法度,万物之纪!!!” “你们作为史子,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有的并不是仅靠在学室就能掌握了解的,有时是需要深入到地方,才能真正体会得到律令的严谨和重要。” “这堂课你们继续仿写《封诊式》。” “下堂课,我会带你们去狱衙,让你们去体验《封诊式》上写的全部过程,让你们提前感受一下‘试为吏’的阶段。” “现在你们继续仿写吧。” 令史昌轻咳一声,曲腿坐了下去,看起了今年正月(十月),御史府刚更新的新律令。 秦落衡等人则老实抄起了文书。 不过。 他们也是心神摇曳。 ‘试为吏’,这是他们身为史子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学室结业最为看重的内容。 甚至没有之一! 试为吏就相当于后世的试用期。 期限为一年。 试用合格,则能正式毕业,成为一名秦吏。 若是四年‘试为吏’都不合格,则会被官府直接除去弟子籍,耐为候,还要补服这四年的徭戍。 当然。 教习的令史也要跟着被罚。 赀教者一盾。 若这名史子是地方的令、丞、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