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_第五十七章 法,还是乱秦之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法,还是乱秦之法? (第2/4页)

一个大夫的年秩,根本就撑不起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史子。”

    “学室教习的东西太多太杂了。”

    秦落衡摇摇头。

    他对学室制度并没意见。

    因为学室制度的立足点,一直都是培养精英官吏。

    秦国没有一统之前,秦国可以靠强大的武力,掠夺周边国家的资源,用以供给自身,而各史子的父辈可以通过上战场立功,获得爵位奖赏,来供给自家子弟学习。

    天下一统之后,山川湖泊竟皆归秦。

    准确说尽归了嬴氏。

    缺少了军功额外获取的资源,爵位在比大夫以下的官吏,仅靠年秩,其实很难供应出一名史子的。

    大秦天下一统之后,学室制度也从关中一地,推广到大秦全境。

    这庞大的花销。

    就算是秦廷都有点承担不起。

    这也是为何,秦朝一直明文限制私学,甚至禁止私学,但私学却屡禁不止,因为学室一般人进不去,也供应不起,私学虽然也贵,但相对而言,却是便宜不少。

    而且私学只教识文断字。wap.

    像算术、律法、军事之类,基本不会涉猎。

    成本无疑会降很多。

    学室制度是一个很好的顶层制度。

    只是在这个资源匮乏、生产效率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的时代,却是有些过于超前了,以至于让朝廷和民众都有点难承其重。

    这么想着。

    秦落衡脑中突然浮现了一样东西。

    纸!

    但也就这么一想。

    至于弄出来,他暂时没兴趣。

    一个松烟墨都给他惹了不少的麻烦,若是把影响力更大的纸造出来,他就真要成众矢之的了。

    而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