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该死还是该复生? (第1/5页)
华府。 日出时分。 华阜起了个大早,准备去参加廷议。 议政决事。 这是秦国传统,也是秦国之法度。 这种议事方式,自夏商周三代时就已流行,就算是战乱不休的战国时期,大事交群臣公议,这种决议方式也一直延续着,这个习惯,即便大秦一统天下之后,也一直保留着。 议政决事立求快速高效。 秦国历史上廷议举行了很多次。 秦穆公合大夫而谋政、秦孝公廷议变法、秦惠王议政巴蜀、秦昭王议杀白起、秦王政议逐客、议破四国合纵、议禅继、议帝号等等,诸多大事都由廷议决出。 战时决事需快捷,因而一般的军国大事,大多还是由君主与相关重臣立决立断,但关系到大秦根本的长策大略,大秦一直都以群臣公议来作政策决断。 议政这种制度,大体有以下流程。 由丞相府或者廷尉府的官员发起动议,再有君主发其上书于各官署下令议之,各署得将议决对策正式呈报君主,君主再召集重臣或全体大臣做最终议决。 若群臣所议一致,君主也无二议。 则君主可直接决断。 若群臣对策不一,则君主必得行朝会决断,而不能独断。 这是议事制度之根本! 今天议政议的是夜郎地区置郡县问题,以及该地区设置官吏官署的情况,这次议政其实已有了决断,这次只是做正式宣告而已。 华阜之所以参加这次廷议。 只是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