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我们的离歌_第四十章 我们好像在哪见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我们好像在哪见过 (第2/5页)

求优越,维克多认为人追求意义。

    尼采也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那,你应该追求什么?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看法,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40行。

    抬起头,只看见那个男人已经坐在讲台后面悠闲地捧着书喝起了咖啡。

    这个家伙绝对什么都知道。

    顾渊很快做出了判断,就算那个奇奇怪怪的甜品店老板口中的那个“老朋友”指的不是陈歌,这两个人之间也一定有着某种不可告人的关系。

    教室里的同学很快便进入了写作状态,空气里没多久就只剩下了笔尖和作文纸摩擦发出的轻微的沙沙声,唯独顾渊迟迟没有动笔。

    前天回到家之后,他把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找了出来细细地看了一遍,小说并不长,满打满算也就十三万字,但通读全文结束,顾渊都没有想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到底该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呢?

    小说的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做法,难道就一定是正确的吗?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理想,真的就比如同泥沼一般沉闷的现实生活重要吗?

    书中的查尔斯抛弃妻子,他自私、冷漠,对外界一切都漠不关心,这才使自己的绘画进入本真境界。这种境界只存在在小说中,这种纯粹只存在在天才或疯子的世界里。

    可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平凡的普通人罢了。

    孜孜不倦地在地上寻找着六便士,捡起之后欣喜地抬起头看一眼月亮,才是人生的常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