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_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86节 (第6/9页)



    “这又是什么奏疏?”

    李再芳躬身:“是已致仕的前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叶清的奏疏,弹劾穆国公世子在江南横行不道,所过残灭;黎民冤讼,不可胜计……”

    江南的望族也不是傻的,吃了大亏当然要报复,而且一报复就要报复到七寸上。人家压根都不稀得跟区区四品的海刚峰海知府计较,立刻就出动了自家已经退休养老的隐世高手,同样是快马加鞭雷厉风行,一杆子就捅到了皇帝跟前。这封奏疏与锦衣卫的奏疏彼此对照,效果更是大大增强——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众口一词的弹劾,恰恰足以证明穆国公世子飞扬跋扈、干犯众怒。

    但皇帝的脸色却微微变了。他睁开眼睛,瞥了公文一眼:

    “这份奏疏是什么时候送到的?”

    李再芳躬身:“回皇爷的话,是昨日送到通政使司的。”

    ——这么说起来,就是和锦衣卫的奏疏前后脚到的啰?

    皇帝的脸色完全变了:

    “这么快?”

    李再芳屏息凝神,再不敢多说一句了。

    南下的锦衣卫有王命旗牌、皇权特许;所有奏疏直达御前,不需要经过任何筛选;但外朝大臣——尤其是这种早已致仕、并无差事的老臣,上呈的奏疏是必须要在通政使司过一道手,仔细筛查过才能呈交。而以朝廷历来办事的效率看,这份奏疏起码也得磨蹭个七八日,才有资格送到他飞玄真君驾前;昨日抵达,近日面圣,这效率未免也太高了!

    所以问题就来了:通政使司的效率为什么会突然变得这么高?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真君执掌皇权如此之久,已经太明白这其中的猫腻了。虽然官场有起有落,但所谓门生故旧,所谓党徒姻亲,即使重臣们退隐归乡,仍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