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出宫 (第2/4页)
了斋菜,夏侯有义回了显阳宫,卢渊和谢丹阳也各自回府,只有夏侯虞和萧桓,陪着郑芬回了郑家。 崔氏早已得了消息,领着儿女在大门口等着。 等到萧桓扶了郑芬下车,她忙迎上前去。 郑芬和崔氏有两子一女。 长子郑多和夏侯虞同岁,次子郑少比夏侯虞小三岁,女儿郑宜今年才六岁,郑芬去荆州的时候,她还没有满月,对郑芬非常的陌生。郑多和郑少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见到父亲的机会屈指可数。 三个孩子多有些胆怯地上前给郑芬行了礼。 郑芬在荆州别有姬妾儿女,虽然十分看重两个嫡子,却没有深厚的感情。 他抬了抬手,示意三个孩子起身,然后由萧桓和夏侯虞陪着,去了正厅坐下。 三个孩子这才有机会拜见萧桓和夏侯虞。 前世,郑多长成了个英俊少年,很崇拜萧桓,对夏侯虞与郑家和萧桓的疏离非常不满,萧桓第二次北伐的时候还曾跟着萧桓出征。 郑少恰恰相反。他很不待见萧桓,做了荣始的学生。卢渊被萧桓压制的不能抬头的时候,卢渊的长子阿佛回到家中帮衬卢渊,郑少则代替阿佛跟着荣始走遍了大江南北,写了一本《水治》,名声雀起。 郑宜则从不管这些风风雨雨,做了崔氏贴心的小棉袄,总跟在崔氏身后进进出出的。 可此时,他们兄妹三个也还都是个有些腼腆的孩子,个个眉清目秀,温雅和顺,看着萧桓还有些不好意思。 郑芬让崔氏带着夏侯虞下去歇息,他则和萧桓去了外院的书院。 崔氏已习惯了郑芬的作派,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