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5.伴读们 (第3/4页)
量的可信部下,所以,接下来朱由崧会筹办一座公开招生的学院,每年招收二十至三十名蒙童,然后进行五至十年期的中长期教育培训,其中最顶尖的一部分学生,安排他们去考科举,其余的则转入工科和商科及农科教育,为自己提供“种田”的相关人才。 其实这么做属于换汤不换药,肯定瞒不过东厂和锦衣卫的注意,但这样却可以摊开来告诉北京,自己没有什么政治和军事上的野心,之所以培养那么多人才,不过扩大商业经营罢了。 啥?需要解释,学院既然是培养福王府商业人才的,那为什么到最后会读出了个把秀才、举人呢?福王府是不是准备将爪牙渗透入朝廷、干涉国家大政、图谋不轨呢? 其实,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诘难,朱由崧一早就已经想好了应对的法子。 届时,朱由崧会将那些有希望在科举方面一展身手的学员,提早从即将开办的“洛阳福邸管陶技工学堂”中分离出去,另外安排一个名义上与福王府没有太多联系的书院入读,甚至这个书院的山长、讲郎、斋长他都初步有了人选;不过这些后事,今天受命向众人宣讲的李铁牛就未必清楚了。 万世敏锐的看向李铁牛:“铁牛哥哥,你这消息从哪来,怎么我干爹都不知道?” 李铁牛笑道:“刚刚我听管舍的马齐马公公跟另外一个不认识的公公再说,原本要增筑的伴读屋舍现在不修了,那位公公问为什么,马公公就说李谙李公公交代,今后不会再招伴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