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9章.虚则实之. (第2/11页)
赵俊臣在推行农务改革新政之际,首先是选择了十处州府作为试点。 而这十处州府之中,又以山东来州、北直隶兴州,以及山西潞州这三处地方最为关键。 山东来州境内遍布大量盐碱地,耕田面积广阔,但绝大多数都是劣田,最适合农务改革新政的推广,而且还有“赵党”成员之一、山东布政使李立德亲自盯着此事。 所以,一旦是来州境内的农务改革新政进展顺利、成果斐然,不仅是可以极大增强这项新政的说服力,也可以让李立德政绩显赫、青云直上,“赵党”也可以趁机再次扩张势力。 只可惜,因为“周党”成员之一、前任山东巡抚陆远安的阳奉阴违、极力阻挠,来州境内的农务改革推广并不顺利,一度是毫无进展。 最终,赵俊臣虽然也暂时扳倒了陆远安,但终究还是晚了一步,来州境内的所有耕地已经种上了谷子、小麦等等旧作物,也就错过了推广农务改革新政的最佳时机。 至于北直隶境内的兴州,与京城相距较近,又是交通便利,同样有“赵党”成员、兴州同知柳子岷亲自督办此事。 一旦是兴州境内的农务改革新政进展顺利、成果斐然,就可以迅速扩散农务改革新政的影响力,柳子岷也可以一跃成为庙堂之中的耀眼新星。 但周尚景则是在兴州境内推动了一场民变,险些就要搅黄兴州境内的农务改革。 若不是赵俊臣及时亲自赶到了兴州境内,若不是赵俊臣抽出底牌以周尚景的性命作为筹码与“周党”达成了交易,若不是赵俊臣恰好随身携带着大批黄金,兴州境内的农务改革说不定已经以失败告终了。 如果只看周尚景的这两步棋,恐怕所有人皆会认为,周尚景就是出于私心,想要阻挠农务改革新政的推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