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_第十八章 忠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忠诚 (第2/5页)

  只是……也有点小小的遗憾。

    前年和去年,山东河北皆旱,及至六月,又大雨不止,河流泛滥成灾。民间的米价已经升至千余钱,生活十分困苦。而杨安儿驻在定兴县,全军吃穿住用都从民间来,将校们虽不曾刻意纵兵作乱,但也没有严格约束军纪。时间久了,难免抢劫掳掠。

    此刻由县城往南,通向故城店的道路上,百姓们远远看到千余兵马出外,便纷纷逃散。

    路旁有些房舍,本来在去年的战乱中都被焚毁,杨安儿以为有碍观瞻,在去年冬天特意遣人重新搭建起了棚子。

    这会儿百姓人丁疯狂逃散,好几座棚子被推倒了。还有几处新冒起的火头,浓烟滚滚腾起。大概是有人乘火打劫,因为距离远了些,一时看不清是什么人所为,不过,无非是布置在前队的轻兵们。

    杨安儿看了看那方向,叹了口气。

    这种情形,他在山东很少见到,毕竟将士们在山东时,所经之地无不是乡里桑梓,大家也是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到河北以后,却见得太多劫掠屠杀了。

    如杨安儿这样见惯生死的心如铁石之人,自然不会因此而满怀愧疚、同情。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

    很显然,将士们在河北待久了,心底里觉得压抑,觉得朝不保夕,他们有情绪,有想法,憋闷得久了,更有暴虐的情绪要发泄。哪怕以杨安儿的威望,也不能去强行压制。

    所以说,哪怕没有蒙古人再度南下的威胁,也该回山东了。

    杨安儿并不觉得,自己三年前归降朝廷的决定有错。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的朝廷,比当时虚弱了太多。杨安儿麾下的猛兽们按捺了许久,也正可以稍稍纵放缰绳,让他们见见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