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 (第1/4页)
去杀,毫无意义。阿由做着这些题,手下写着字脑子已经全然放空了……下次聚会不要再去咖啡厅了,作为随机杀人者偏爱的场地太麻烦了。 …… 做题时间结束。 鸣瓢收上问卷,他扫视一眼正面的选择题选项——勾出的选项不是“是”就是“不是”,没有“非常”这种带有感情的答案;指向性也很明确,精神病态的四种主要因素中,情感方面、生活方式方面得到“满分”,作为精神病态者的满分。 具体而言的表现有“冷酷无情缺乏共情心”“寻求刺激容易感到无聊”“缺乏实际而长期的目标”“感情浅薄、寄生式生活”……鸣瓢在脑子里默不作声地一一数着,同时抬眼看向阿由,似乎想要将这人的灵魂都彻底地解剖开。 和前两方面极端的表现相反,人际关系和反社会性方面的得分则完全为零。 好消息是这个少年不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坏消息是这个人依然是病得不轻的精神病态者—— 罪犯中80~90都有着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但其中只有20是精神病态者。然而历史上最严重的犯罪行为,几乎都是由这20的精神病态者犯下的。 总而言之,危险人物。鸣瓢在自己的关注名单里着重标记了“阿由”。 鸣瓢不动声色,翻到背面—— 背后则是一些荒诞的心理测试,是由恶趣味的同事添加上的。 不过也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一般人面对上述问题,其回答总会受到感情的影响,如恐惧、兴奋、回避等。比如对于一般人而言,第一题的“正确”回答是“报警你就死定了”“等着我来杀你”等等,第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