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020 (第4/4页)
母尚在,而寻死,是为不孝;身为父亲,不思量子女尚幼而寻死,是为不义;身为臣子,贪生而辞职,是为不忠;又因全死节而自尽于君前,将自己的君主推入昏君庸君暴君当中,是为不仁。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古皆有之。 有多少所谓的大臣,实际上并无建树,他唯一出名的就是自尽于君王面前,全了自己忠良之名,却丝毫不顾及后果。 后来的读书人却将他们奉为圣贤,一一效仿,岂不可笑? 大丈夫生与天地之间,修的是修身治国平天下。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以死相逼于自己的君王,跟他们眼中的“女人”——一哭二闹三上吊有什么区别! 君王贤明,臣子的话有理,自然听;君王不贤,纵然你以死相逼,难道他就会改变他的想法吗? 帝辛不能说是贤明的,也不能说是不贤明的。 换了任何一个正常人在每天至少三波劝谏的日子下生活七八年,也会感到厌烦。 他居高临下的看着朝堂之上慌乱的众大臣,冷漠的又嘲讽的看着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有些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觉得这些大臣会有一丝为他着想的可能,他们难道不是只想着自己么。 他漠然离去。 其后种种不欲细说,只因中bug太大,诸君自个儿去看便明白了,细说有凑字数嫌疑,若真要将事情一一写出来,怕是本书还能再多出几十万字,因此作罢。 正文 第九百六十章他日封神34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