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4 (第1/4页)
若无意外,最终的发展大概会与历史记载的一样,曹cao欲称公为王,与荀彧决裂,荀彧信念尽失而亡。 可崔颂并不想让荀彧死。 没有那么多“惋惜”、“正义”的缘由,仅仅因为荀彧是他的至交好友。 “文若,你追随司空多年,应当比其他人了解他。” 荀彧其实什么都知道,比任何人都了解问题所在。他的心结不在于曹cao和刘协的任意一方,而在于他自己的志。 旁人无从劝解,更无资格指手画脚。 可即便如此,作为朋友,他还是想多几句嘴。 “殊途同归,其可谋乎?” 荀彧微怔。 他素来知道崔颂于某些方面格外敏锐,见崔颂已看穿他的烦忧,他莞然而笑,将这份关心藏于心间。 “殊途无归,为之奈何?” 如果无论怎么走,都抵达不到理想之所,应该怎么办? 崔颂郑重道:“颂游学时遇一义侠之士,姓周名树人,自号鲁迅,诲曰,‘义之道,有也,无也。是故山间本无路,行之者众,始有路焉’。” 荀彧动容,正襟危坐:“善。” 穿越古代还不忘拉小伙伴一起学鲁迅语录的崔颂默默在心里给鲁迅大大翘了个大拇指,继续宣扬“鲁迅居士”英明神武的思想。 但他的本意只是宽慰挚友,不得已而借之。为了避免这些语句外泄,侵占千年后的鲁迅大大的权益,他特意嘱咐荀彧不要将刚才的那句话告诉任何人,也不要宣传“鲁迅居士”的事迹。 荀彧为人中正,闻言,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崔颂的要求,没有询问原因。 自这天起,崔颂与荀彧没有再谈论过这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