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6 (第1/4页)
事的人,小时候,家里请过先生教她识字,读的几本书,自古以来朝代更迭之事也略知一二。 究竟沧海横流之际,个人的性命算什么,也清楚。 况且,从前她也听过幽州遭外族屠戮那事的。 若说幽州地处偏远,紧挨着外族,遭屠戮是边境的偶然冲突。 那今日连长安的高门都在抛弃祖宅远走,事态究竟恶劣到了一个什么地步,竟无法想象。 她对春生道:“这样吧,前面也到河洛府了,余下的路我也认得,你就先回去罢。“ 春生不妨她竟独自也要去,百般劝说,也无济于事,急得热锅上蚂蚁一般。 苏缨又借了纸笔,写了一封家书,给父母报信。 递给春生,又给了他一些钱财。道:“你速速把这封信,替我送到西陵东郊苏府,交给一个叫张大柱的门人,说是苏缨送的信。这事最要紧,你替我办成,我感激不尽。” 春生见她神情郑重,知她意已决,万般无奈,只得应了,珍而重之揣了信。 两人天明时,一个往南,一个往北,分道而行。 苏缨只剩一人一马,换了新的照身帖,依旧走官道。 越近长安,山雨欲来的氛围就愈发浓烈。 时值七月,正酷烈时,长安地处关中,背倚终南,天气依旧晴朗,万里辽阔,无一丝云彩。 官道上人自北而南的人,逐渐多起来。 自南而北的,稀疏寥落。 这是第一波消息灵通的已经走了,有些聪明眼尖,六感敏锐的,渐渐觉察出些什么,也开始活络心思,逃难去了。 只见路上行人,大多的神形坠坠,脸黑眼青。 虽人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