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锱铢必较 (第1/4页)
石磊和徐静缠绵一阵后,收拾整齐带着货去见买家。 这次的买家很正常,是岛城同样有点名气的藏家,不过不是单纯的藏家,还是个古玩店店主,属于以藏养藏的那种,走高端路线。 这种走高端路线的古玩店,其实很多,名气好,首都也高。 举个例子,花八十万收一只乾隆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大盘,加价二十万卖掉,不过分吧? 看似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 可就这么一笔买卖的百分之二十,就够房租水电等费用了,一年做成这么一笔,就不会亏本,剩下的都是净赚。 有点名气之后,加价再多一点也没问题。 为什么? 因为古玩交易中,最怕赝品。 但这种走高端路线的古玩店里卖的都是真品,还都是精品,只要名气传播出去,就一定会有人上门求购,价格高点无所谓,只要是真东西、好东西就行。 能花八十万买一只精品盘子的人,不介意多花二三十万买个放心踏实。 所以,古玩行里挺多这种以藏养藏的古玩店,做的就是高端买卖,保真,价高,赚钱也赚得明明白白。 但既然是做买卖,该砍价还是要砍价的,跟许谌和杨森那种人完全不一样。 石磊和徐静带过去五件小精品,市场价在六百万左右。 结果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五百四十五万的价格成交。 这才对味儿嘛。 生意人,肯定是锱铢必较的。 这人叫胡海洋,是土生土长的岛城人,也有其他生意,做古玩算兼职,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