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_第三十六章 战术的熏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战术的熏陶 (第2/4页)

,唯富涿鹿”之说,沈朗脚下的土地,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所以只要用心干,这些田地的回报是很惊人的。

    当然,这种时候,沈朗也不需要身先士卒了,他这时需要的是统筹规划。其实本身沈朗能够亲临现场,这本身已经是一种激励。到了中午时候,伙食队上来了,都是些强健的妇女,挑着一个个大桶,里面都是热气腾腾的白面馍馍,数量管饱,还有一大桶一大桶的红烧rou。

    沈朗记得他曾看过一本穿越,说的也是开荒的事,那本书提到一个观点,说是经常干开荒这样的体力活,又吃不到rou的话,会便血而死。对此沈朗有些纳闷,那么那些少林寺的武僧,能把青石地面练出一个个脚印,想必这个比开荒也差不了多少吧,可也没见有人便血啊,还是他们在晚上偷偷的吃rou了?当然,这只是沈朗的yy,不过他知道,动植物蛋白合理搭配倒是真的,他现在每天早上早餐不算,另外供应众人一杯豆浆,中午是三素一荤一汤,荤的标准是每人三两红烧rou,大致相当于后世的三块大排,晚上又是管饱。所以他相信,以这样的伙食标准,养出一支强兵指日可待。

    其实在这个时代,还大多是一天吃二顿的,所以沈朗的这个标准,可以说是好地不能再好了。以至于一些岁数超标的人,都想挤进来。不为别的,那些红烧rou,太馋人了。

    在干活的时候,沈朗还暗中观察,时间长了就可以看出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习惯等等。譬如说一个人在干了一会之后,抬头看看别人,发现都在干,他只好继续接着干。这就说明这个人是随大流的。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低着头干,觉得累了又自顾自休息,这样的人就主观性比较强……在干了一会之后,沈朗也会招呼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