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靖明 第7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78节 (第2/6页)

就的,而且还并不知道杨廷和会讲什么。

    担心的目光看回王守仁,只见他坦然自若,姿态放松地继续开口了:“朱子有言,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所谓正心以上,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其身既修,齐家、治国、天下平皆顺理成章。”

    讲的那句话,出自《礼记·大学》。

    开篇解读之后的第一话是理学大宗师朱熹的见解。

    朱熹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

    因为一个人的品行、人格锻造好了,那么齐家、治国、平天下自然不是问题。

    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那就都是为了达到修身这个目的的过程。

    朱厚熜来到这个世界也快两年了,对于这必读经典科目自然也不算陌生。

    所以他现在有点疑惑:王守仁为什么把他的讲解一开始就限制在朱熹的观点里?

    “所以治国,盖欲明明德于天下也。”

    王守仁继续讲了:之所以要治国,就是想在天下发扬光大高尚光辉的道德,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大学》这部书里,就是把道德作为纽带,让个人自我修养和治国所需要走的“大道”统一起来。

    原本就写在《礼记》里的这篇文章,就是儒家提炼出来的一条非常有利于皇帝要求臣民、儒生约束皇帝的纽带。

    儒家的礼,不仅仅是仪式,它也是认可这种“礼”的每个人对自我思维、行为、追求的约束。

    皇家追求的,是治国平天下吧?儒家可以提供这条道路:我千千万万的门生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的。

    皇帝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