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靖明 第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41节 (第3/7页)

顿之后说道:“如今有了内档司,朕日后考虑言官升迁时,自会以其担任言官时所上奏疏于国事之效果为评判重点。广开言路朕也认同,朕只希望通过这言路上达天听的,更多的是据实所奏、有理有据,是因事及人、论迹而非论心。”

    “朕不求言官遇事必有方略,朕但求言官不是只知攻讦。风闻奏事、不因言获罪是天子鼓励的态度,闻风就动、无据而攻讦却不是言官为官的美德。朕要的文官是真如古时国士般德才兼备的英杰,而不是张目四顾竖耳旁听的官场警卫。摇铃警讯之辈已经太多,言官之才不应只用在这等小事上。因今日之事空出来的这些缺……”

    礼部尚书已有人,剩下的位置让许多人低下了头压抑眼中的光。

    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正四品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两个正五品的礼部郎中……那么多的好缺!

    朱厚熜的目光看向了王琼:“王卿,吏部从速把部推拿出来。至于礼部右侍郎,诸事繁忙,先由袁卿在礼部着人暂署,随后再会推。六科言官,就照急选旧例,内阁推一份名单来吧,各一正一陪。”

    阳光倾洒在巍巍皇城,内外金水河中的水波都荡漾起来。

    水活了。

    第59章 都是戏骨

    天子对言官的态度,杨廷和挑不出毛病。

    又不是不广开言路,只是让他们奏事时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真凭实据再说。

    把“风闻奏事”定性为天子设立此官职用以鼓励的极端态度,这没问题。

    把“闻风而动”定性为言官身上一种不好的德行,这也说不上不对。

    听风就是雨的,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

    而随后针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