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科举_第254章 事关皇帝的小金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4章 事关皇帝的小金库 (第7/8页)

特错了。唐玄宗曾下诏书表扬她:“誉叶才明,体光柔顺。葭莩懿戚,敦睦有伦。舜华靡颓,德容兼茂”。

    14岁时还是个羸弱面黄的丑小鸭的永乐公主,成为毛戈平和卡尔拉格斐的合体,堪称长安版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在历史的长河中,美丽永远不止一笔生意,最好看的永远是大脑,绝色更是。

    历代唇妆喜好变迁

    当唐朝中国口红产业如火如荼时,欧洲仍处中世纪的“黑暗时代”,文艺复兴后的时尚复苏到来时,已是中国的清朝时期。唐朝的口红到底有多兴盛呢?单胭脂一类,在唐朝就有石榴娇、洛儿殷、淡红心、梅花奴等17种色号。甚至还有当下大热的“人鱼姬”同款——掺金粉红脂。不单色号复杂,画法也各有其美。

    从唐代往下看,唇妆的演变,堪称“小嘴PS进化论”——唐代唇妆要义是只涂中部,以勾勒唇线来改变原唇形,辅以妆粉掩盖原唇色,热衷于樱桃小口 薄唇。宋代妆容比唐朝更清淡内秀,类似唐朝的“吃小孩姨妈色”——乌唇之类的另类妆容不再流行,自然妆面更受大众喜爱。到了清乾隆时期,风靡一种只画下唇的唇妆。到晚清后嘴唇越涂越小,最后变成“中原一点红”。

    近代激荡各美其美

    相比古代,在尚未解禁的中国近代史时期,街头行走的男男女女无一不性别模糊。就在上世纪80年代,口红曾一度作为“老不正经”的罪证被抵制非议——自1966年后国内禁售口红、脂粉、香水。女性涂口红即作风不端正,思想不正派。抓起来批斗和反省,也早屡见不鲜。

    近代史上,无论让霸道军统特务戴笠费尽心思讨好不辞辛苦“变”出法国口红的蝴蝶,还是九岁就钟情于丹琪的张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