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第120节 (第3/7页)
位不妨回去打听打听,若是愿意,咱们再择日细谈。” 宫门口外,宴会前夕,确实不是说话的好地点、好时机,三国使臣也摸不清玉格的脾气来意,能往后拖一拖是求之不得,所以皆恭顺的应了下来。 玉格拱手告退,她转身离去后,三国使臣身后,一身蒙古服饰装扮的男子也抬脚回了自个儿原先的位置,附耳在一王爷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 未时正,所有与宴藩王、官员、使臣皆已按座次入座,康熙摆驾保和殿,藩王、官员、使臣跪拜迎接,康熙请了众人平身入席,又步下高台,亲自给两位蒙古亲王斟了酒,以示对蒙古王爷们的亲近。1 至于别的,各国使臣和阿哥、领侍卫内大臣、内阁大学士、上三旗都统和六部尚书,则由太监们斟酒。1 再往下,就得自个儿动手了。 玉格虽是一等侍卫,座位也很靠后,瞧着里头前头说得热闹,她这一处都听不太清,玉格伸手碰了碰宫里头专用的黄釉瓷碗,好吧,饭菜凉得几乎只有一点点余温,与冷菜无异了,只好也只能喝酒了。 玉格提着筷子却并不动饭菜,只瞧着前头的大臣,随着前头的大臣们一起适时的举杯共贺皇上,共贺除夕。 她这处已经做好准备,就这么坐上一个半时辰,当好背景板,不想前头的康熙和蒙古王爷们却正提到了她。 康熙哈哈笑道:“玉格呢,叫他上前说话。” 于是玉格一头雾水的被内侍提醒着,进到殿前磕头回话。 玉格表情很有些心虚胆怯加不安,但只从侧面看是看不出什么的,因为她暴露心情的小眼神只往康熙身上瞄,在蒙古藩王和使臣们面前,还是端着御前侍卫的架子。 这毕竟是个大场合,纵然她不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