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权相权 (第3/6页)
自己鼓吹来制作舆论,这也是他一贯的手腕。 所以策问这第二道题才是重点,士子为了殿试里有个好名次,必是在文章里捧张居正的。 但是林延潮却不能这么写啊!这殿试文章,将来关系到自己的政治立场。 林延潮不是张居正的人,自己的座师是申时行。 申时行是什么人,除了内阁大佬外,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帝师。没错,他是教导过万历皇帝的,史书上说,万历皇帝对他这位老师十分信任,要不然怎么当了十年首辅。 所以申时行是一个‘保皇党’,那么想也不用想,自己将来也是保皇派。 因此在会试时,自己在策问中,支持张居正变法,自成格局,不必如王安石那般托古言制,丢掉那张皮,殿试第一道题,林延潮也可以替张居正洗白,虽没有内圣,但也可以外王,先圣不是外王先决之路。 但是你第二道题,你说要以相权代行君权,那就不行! 立场问题上,不能含糊。 林延潮毫不犹豫下笔就写。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天以天下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夫圣王未尝不待贤臣已成其功业。 通篇说下来,君权天授,贤君有贤臣辅之。尧有四臣宰,舜有臣五人,都天下大治(托名古人是必要的套路)。 正如天子要承天意行事,那么宰辅也要受命于天子行事。大意如此,然后长篇大论。 林延潮言辞也不锋芒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