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第3/4页)
的开明。 1848年的“欧洲革命年”,一贯善于变革政体的法兰西民族,自然不会置身事外。在二月革命中,深陷政治经济危机的奥尔良王朝,也步当年波旁王朝的后尘,被巴黎人民扫地出门。在那段被称作“第二共和国”的混乱时光里,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治争斗空前白热化,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当最后尘埃落定之时,最终走入杜伊勒里宫的胜利者,竟然是拿破仑皇帝的侄子,一贯被当作花花公子和小丑的路易·波拿巴,在巴黎圣母院,他接过了伯父的皇冠,成为了拿破仑三世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对旧贵族们而言,波拿巴这个姓氏,可以称得上是他们在流亡的那些日子里受到的一切苦难的根源,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对拿破仑皇帝的仇恨,也当然不会给他的侄子,一个意大利语比法语说的还好的冒险家有什么好脸色。德·拉罗舍尔伯爵就此离开了政坛,仅仅作为社会名流担任一些名誉上的委员会职务,在1857年,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路易。 1870年,在灾难性的普法战争之后,波拿巴王朝就此告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了。在第三共和国建立的初期,这个不稳定的共和国被认为不过是两个王朝之间的过渡时期。为了实现复辟君主制的美梦,旧贵族们纷纷加入政治的角力场当中,其中也包括拉罗舍尔家族。 1877年,路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