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 秋收 (第6/12页)
百年后,只需要几个人,就能种植一万亩地。” 文武官员认为这种情况,完全不可能。 别说几百年,哪怕是一千年后,这种情况都不会出现。 苏河看着旁边的户部尚书李志升问道: “李尚书,各地秋收工作,进展的怎么样。 粮食产量与往年相比,相差多不多。” 户部尚书李志升,这段时间主管秋收工作。 他挺起胸膛,眉飞色舞的回答道:“苏统领,我们这次大丰收。 农民分到土地,他们种田积极性高涨。 土地缺水,宁可去三里外的河中挑水,也绝不会让水田干涸。 再加上我们兴修水利,土地有充足的水灌溉,产量提升非常大。 汉中府的小麦和水稻,总体比去年大明治下的时候,能提升二成左右。 宝鸡县那里干旱严重,哪怕是大规模修水渠,粮食产量比正常年景,也减产三成。 红薯真是一个奇特的作物,哪怕是种在山地,它的产量也有15石,这真是太惊人了。 现在税务局已经分批入驻储粮局,都察院和汉中报社的记者,也在各地巡查。 保证百姓交田税的过程,官吏收税公开透明,绝对不会大斗进小斗出。” 李志升介绍完,他向苏河询问道: “苏统领,我和储粮局局长高炫明讨论问题时,听到高局长说,苏统领只允许储粮局向百姓收粮。 还有粮价问题,给农民的收购粮价,会不会太高了。 粮食还有运输成本和加工成本,这么高的收购价,加工粮食没有多少利润。” 苏河态度没有动摇,说明自己的观点。 “没错,民间商人不许和百姓直接收粮,他们只能向储粮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