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9 (第3/4页)
。”谢庸道。 …… 辞别淮阴郡王,谢庸与罗启走在街上。秋日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路上、车马上、行人的脸上,这时候若阿祈在,估计要伸个懒腰,盘算喝桂花牛乳配什么甜糕吃了。 如果只是阿祈出事,自己要么闯宫,要么丹陛前陈情,救不了她便陪她一同去,万不敢牵扯这么许多人进来,但这不是阿祈一个人的事,这是上千百姓的性命。 ☆、那些故人 十七日, 周祈去城西北王家庄查商氏失踪案, 发现和尚定慧被杀,与谢庸查抄了瑞清观;晚间羁押在大理寺的瑞清观道士被灭口。 十八日,大理寺正刘昆自尽;晚间周祈在自家宅中被带走。 十九日,谢庸在城西北找到吉安观和福明观,确认北斗猜想,并听得大祭谶语。 二十日,访玉清观, 发现道士在“修饬”长生楼。 不过短短几日,此案由一宗不起眼的失踪案成为一宗惊天大案。 二十一日是常参朝会的日子。常参朝会通常都是走过场,所谓“临朝不决事, 有司所奏,惟辞见而已”, 但今日不同——御史汪筹参奏大理寺署治不严,大理寺少卿谢庸玩忽职守, 致使多名在押嫌犯被杀, 皇帝怒,当即便要将谢庸拿办下狱。 王寺卿免冠谢罪,为谢庸陈情,李相直言此罚太过,褚相、刑部赵尚书、吏部徐侍郎,甚至御史台庞中丞都认为还应再斟酌,京兆少尹崔熠更是嚷嚷起来,被皇帝差禁军把他赶了出去。皇帝虽怒, 到底顾虑大臣们,最终免去了谢庸的牢狱之苦,把他夺职罢官了事。 崔熠在宫外气哼哼又担忧地等着,看见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