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大神医_分卷阅读3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 (第3/4页)

。”

    “诶,好。”

    陈茵坐在刘菊芬的病床前,脑子里忽然就想起了之前看到过的陈汉生手写的验方总结,以及上辈子他坐在种满了药材的院子里,被爷爷手把手教导着背的汤头歌诀。

    哪怕在她那个年代,中医已经被许多人认可和接受。中医不再是从前许多人认为的,只能治慢性病,注重于调理,对于急症重症中医也有着莫测的疗效。但关于中医中的阴阳五行,依旧有不少中医人都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谈病机必谈五行,被他们认为除了将中医神秘化鬼神话之外,毫无用处。

    但陈茵家中世代医者都坚定的认为阴阳五行是存在的,并且在他们留下的医案中,也都证实了它们的存在。

    然而阴阳五行你可以用具体的病理病机证实它的存在,可它本身还是过于虚无了一些,这对于初学中医的人来说,想要领会未免太难。

    爷爷就在给她讲解各验方的时候,夹叙五运六气,而陈茵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接受并且理解了这样的理论。想想那个时候,她内心也是充斥着对中医的热情的吧?

    甚至于为了更好的学习了解中医,她还专门跑去学习了西医。

    西方医学的解剖学、血液分析学、神经学等等学科,都让陈茵对于中医的某些病症治疗方案有了更为深刻和直观的认知。在学习了西医之后,她内心却被中医的治疗方案之灵活多变所惊叹。

    西医对于任何病症的治疗都是定性定量的,甚至于他们对于病症的定义也是量化的。而中医在治疗上,则是从整体入手,如此治疗的手段自然灵活。

    中医书籍就有反佐论: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