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生已多风雨(下) (第2/4页)
翠凤是女孩,其余是男孩,这些孩子从大到小,每人间隔3岁,很是齐整。 姜秀萍的工作一个是说服李文夫妇,参加在村里即将开始的扫盲班,还有一个是劝说李文夫妇,在明年送适龄的李大龙、李二龙和老三李翠凤,去乡里正在建的学校上学。 李文是个有趣的人。他自小就是长工,不识字,但他有空时最喜欢听评书。他很仰慕评书中描述的那些身着长衫,满腹经纶的文人。所以原本没有大名的他,在解放后进行的人口土地登记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文”。 姜秀萍很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工作目标。李文不仅同意参加扫盲班,而且还主动配合姜秀萍向其他乡亲做工作。但第二个目标却遇到了点麻烦。李文很开通,他并不重男轻女,愿意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学,钱家川村距离乡里也不远,只有几里的平路。但就如同现在的贫困地区,在推广义务教育时遇到的问题一样,能吃饱饭,才是村民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李文家同样如此。钱家川村在百望山的山脚下,半山半平地,地产并不丰厚。李文家两口子种地; 12岁的老大李大龙帮他们打下手;9岁的老二李二龙和6岁的老三李翠凤,一边照顾3岁的弟弟李小龙(原本叫李四龙,几年后因为李文夫妇不再要孩子了,又觉得四龙不好听,所以改名为李小龙),一边在家烧水做饭,还经常去外面挖野菜,摘野果,捕鸟捞鱼抓兔子,时不时的贴补家里。 如果明年三个大孩子都去上学,李文夫妇带着最小的孩子,再下地干活,恐怕很难养活的了全家,而且农忙时肯定也忙不过来。这个问题李文无力解决,同时也是在整个农村工作中,都要面临的问题。姜秀萍仔细思考后,把问题提交到了局里,并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