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7 (第1/4页)
好,我经验不够丰富,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岂不是丢了咱们省城第一的脸。” 吕建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萧医生太谦虚了,你可是国外名牌大学毕业的医学博士,走出去就是咱们院的面子。再说就几天的时间,中间还要去社区做义诊,能有多少时间让你在医院坐诊?” 不等萧伟再推辞,吕建华看了一眼表:“哟,我要准备手术了,这事就这么定了。”说完转身就要离开,然后突然回头提醒道:“记得下周一早上七点半在院里统一乘车去。” 果然如吕建华所说,这种为期几天的学习交流更多流于形式,光车程来去就占了一天时间。下午刚到昌州就出席了昌州二院安排的欢迎会,还在医院领导的陪同下进行了参观。 在听到二医院领导介绍他们新引进的一套医疗设备时,同行的一名放射科医生半捂着嘴悄悄告诉萧伟:“这套设备咱们院都用了快两年了。” 萧伟笑而不语。 昌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家二甲医院,各方面条件也就仅次于昌州唯一的三甲医院。然而无论是医疗设施还是医生素质和省城的大医院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萧伟从挂在墙上的医生简介粗略看过去,大多数医生毕业于一些二三流的医学专科院校。 自从昌州到省城的高铁通车后,昌州家庭条件稍好的市民有什么头疼脑热,一旦自己吃药不愈,就会往省城的医院跑。 萧伟在二院坐诊了两天,看的都是些常见的小毛病,没有遇到什么疑难杂症。 第四天,根据安排萧伟与二医院的同行们组队进入老城的一些城中村、贫民区做义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