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_分卷阅读12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9 (第4/4页)

数刚好凑成了十二之数,大家辩驳来辩驳去,一半人选苏桐,一半人选傅云,还是争不出结果。

    其实如果赵师爷识趣,为避嫌自动退出评判之列,倒是好办。

    但赵师爷是什么人?岂肯为避嫌就把第一名拱手让给苏桐?

    他不仅不退出,还非要堂堂正正选自己的大外甥。

    两方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僵持不下。

    姜伯春不是意志坚定之人,神情为难。

    老成持重的主讲梁修己喝口茶,缓缓道:“我尤其爱傅云的一笔字,端妍润丽,虽是台阁体,但未失欧、赵风骨,有大家风范。虽说笔法还是欠缺了点,结体还要再练练,不过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能写出这么好的字,难得啊!”

    书法家沈度的楷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深受明成祖喜爱,夸他是“我朝王羲之”。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典籍文书都出自他的手笔,台阁重臣们也以此字体起草昭告,因此这种书体也称为“台阁体”。为迎合帝王喜好,也因为八股科举要求,读书人纷纷效仿,台阁体流行一时。

    以至于到后来,科举考试必须以台阁体书写,不会写标准方正的台阁体等于无法进入翰林院,而且字形大小、粗细统一都有一定得要求,不能自我发挥。

    过度要求字体的标准规范,导致书体全无个性,造成其千人一面、了无生机的局面,喜爱书法的文人大为痛惜,极为抗拒台阁体的演变,但大势所趋,无可奈何。

    人人皆习台阁体,并不表示这种书体轻易就能写得好。

    梁修己笃好书法,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幼时师从名师,一手楷书写得挺劲雅正,给人以神采奕奕之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