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_分卷阅读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 (第3/4页)

农闲时挖渠也与男人一样吃住都在工地。

    因此鲁盼儿小小的年纪就得负担起照顾弟弟meimei的责任了。也不只鲁家如此,整个红旗九队,甚至公社差不多家家都这样,女孩子读到初中的已经不容易了,到了高中就更是凤毛麟角。

    “鲁副书记,妇女队长,你们可不能重男轻女呀!”杨瑾开着玩笑说。

    鲁满堂不服气,“我们要是重男轻女,能让盼儿上初中吗?”

    “盼儿能写会算,在队里已经是文化最高的姑娘了,再读高中也没用,迟早也要回村里种地,现在回来还能多挣两年工分呢。”王巧针又补充,“跃进还小,回家也不能参加劳动,才让他继续上学的。”

    鲁副书记和王巧针早习惯性地按寻常农家人的思路安排女儿和儿子,为了照顾弟弟,鲁盼儿晚一年上学,并且,在求学的路上,她也要把最好的机会让给鲁跃进。这些思想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他们甚至并不觉得。

    杨瑾特别心疼鲁盼儿,她是自己教的第一批学生,也是最聪明最出色的,不知不觉中,他将自己的期望都寄托在她的身上。所以,他要为鲁盼儿争取,“谁说鲁盼儿一定要回农村种地的?她成绩非常优秀,可以争取推荐读大学呀!”

    这两年公社是有了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挑选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20岁左右,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贫下中农子弟进大学读书,做为鲁公社副书记满堂当然知道,可是他从来没往自家想过,“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实在太少了,前年、去年我们红旗公社都只有一个。”

    倒是王巧针第一次听了这样的消息,瞪大了眼睛问:“如果推荐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