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节 (第4/6页)
璋对身旁的太监交代,同时也对朱高煦教导:“你在指挥后勤调度和备边的回复还算可以,但政务就差了些。” “你先好好学学如何调度后勤,回应地方武官奏疏,等过段日子再阅览处理地方衙门的奏疏。” “好”朱高煦点了点头,而此刻朱允炆身侧的太监也开始从他桌上那一堆奏疏中挑选出卫及以下的都督府、兵部奏疏。 瞧着太监们从自己桌上取走一本本奏疏,朱允炆波澜不惊,似乎他并不在意这些备边、调度之事。 不多时,朱高煦的桌上就摆上了六十余本奏疏,可见洪武年间军事之繁忙。 有了朱元璋的提醒,朱高煦变得更为谨慎了些。 他翻阅一本本奏疏,其中大部分都是卫所指挥使的奏疏,内容不是请求拨发棉花,就是请求赏赐过冬的布匹。 对于这些奏疏,朱高煦则是按照对方报上来的卫所人数来计算发放。 这样做看上去有些无聊,但却很有必要。 朱高煦一一计算后批复,而他所批复的奏疏也会被朱元璋阅览一遍后批红。 如此处理了三十余本关于后勤调度这一块的奏疏后,朱高煦才终于迎来了第一本事关备边的奏疏。 【西平侯沐春谨奏:甲申,臣置建昌前卫,然层台卫地多山林、少平衍,难于耕稼,军饷不给,至是请置卫于建昌徙层台卫,来年官军可实之】 西平侯沐春,这个名字朱高煦早早便听说,只是他没想到沐春不仅打仗厉害,治理军队后勤也那么厉害。 不过对于沐春的奏疏,朱高煦还是发挥了自己前世去云南所看过的一些东西回复。 他先是建议沐春走访滇南、滇西等地,参考当地人的梯田来吩咐一些地势险要的卫所开垦,然后又交代了云南当地容易出现的一些病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