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33章 只是这样就满足了? (第1/5页)
“八万五计划”顾名思义,就是港府将每年的房屋供应预算由不到四万套大幅提高至八万五千套,其中公屋供应由不到两万套提升至伍万套! 这也是香江回归后,童新华作为首任特首,在回归当天提出的一项最重要的民生计划。 香江的公屋同李家坡的组屋性质相似,同样都属于公租房范畴。香江由于房价太贵,为了让平民阶层也能有个栖身之地,港府每年都会建设一批公屋,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租给符合条件的香江居民。 公屋的租金,相当于租住家庭总收入的百分之十到二十。如果能够申请到公屋,尽管面积只有三十到四十平米,相比可望而不可及的房价来说,仍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但问题是,香江每年提供的公屋太少了,想要申请,就必须排队,平均排期超过六年半。也就是说,一个人,年满18周岁刚进入大学就开始申请,毕业工作两年,申请还没有通过。 最重要的是,恐怖的房价,已经严重损害了香江的消费和投资再生产能力。 消费和再生产是任何一个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香江人买一套房子,不止耗尽了几个家庭的毕生积蓄,更让购房者背上沉重的债务,香江人哪里还有钱再进行消费和再生产? 97之前,香江人凭借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聪明勤奋,依靠转口贸易与金融服务活的美滋滋,整个社会蓬勃向上,经济发展也非常迅猛。 但这种情况又能持续多长时间呢? 身为香江最顶尖的一撮人,童新华非常明白,如果继续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