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千金_第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节 (第3/7页)

解字》的功夫,译了两个字,再一抬头,番茄,哦不,董管事就回来了。

    显金拿在手里看了看,又摸了摸纸张,很肯定道,“这纸,用得比我们好。”

    陈记用的夹连熟宣,算是中档偏下的纸,单卖的话,一刀大概在四百文的价格,一张纸算来四文钱,加上尚老板与小曹村的工费,陈记描红本的成本大概在四十文上下,利润则在十文出头,比起如丈宣、撒金或桃花笺之类的高档纸,单笔利润非常低,做的是走量的生意。

    宋记,用了更好的纸,抬高了成本,却压低了总价,算是变相地通过压低盈利来争抢市场。

    同类产品的后来者出现时,第一反应基本都是打价格战——通过压缩自我空间,来挤压对手生存空间,实现恶意竞争。

    和显金一开始预料的,基本一致。

    显金将宋记的描红本阖上,漫不经心地扔在柜台上,又重新翻开《说文解字》,争取今天将那卷卷宗的最后一段译出来。

    董管事紧张问,“如何?”

    显金一边对《说文解字》,一边回答董管事,“……两条路,一是不动声色地等待:宋记一个册子的利润绝对不会超过五文钱,我们有小曹村拖底,除了描红本还能有其他利润高的进项拉低扯矮,他们就算加班加点,甚至聘请零工,也会被这区区五文的利润缠住脚步。”

    “他们干到后面,就会发现得不偿失,自然会开始转项,咱们继续稳如泰山,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打价格战,除非家大业大,名下有其他能够弥补利润的产业,否则根本打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