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剑_第二章 收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收购 (第2/6页)

殿中省尚药局、太医署为首。太医署和尚药局分别为皇帝、太子服务,有时也听从皇帝安排,替王公大臣、后宫嫔妃治病。

    太医署则负责全国的医政和医学教育。

    这三大中央机构组织严密,集中了医学精英,医疗水平在当世可谓首屈一指,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虞国地方医疗水平的落后。

    前隋的《颜氏家训》卷五《省事》如此形容“博而不精”之士——“...卜筮射六得三,医药治十差五,音乐在数十人之下,弓矢在千百人中...”

    本朝医圣孙思邈也在《急备千金要方·原序》中直白说道:“今之医者,但知诊脉处方,不委采药时节,至于出处土地、新陈虚实皆不悉,所以治十不得五六者,实由于此。”

    治十不得五六,也就是说大部分医者的治愈率在50%以下。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医疗体系,缺少足够详实的数据参考,比如病人的体质、年龄、身体状况,具体病种,就医前病症轻重,病程长短等。

    许多病症,是患者可以凭借身体抵抗力自愈的,这部分人群也被计算到治愈成功的案例当中,也就是说,大部分医师的真实治愈率,还要继续估低。

    医师整体水平的平庸,严重打击了民众求医问药的积极性,以至于大量典籍都对此做出批评、嘲讽。

    《汉书·艺文志》:“...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这句流传久远的民谚,指的是有病不治,反而能得到中等水平的治疗,再怎么样也强于被庸医误诊害命。

    “虽未能尽除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