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风云录_第86章 考场论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6章 考场论道 (第4/4页)



    可惜西行被函谷关拦住,一通酒足饭饱,将军跪求传承。

    吃的很舒服,写点什么好呢?

    老子已臻天人之境,见识自然是好的。道门已经步上正轨,强大的力量也需心性束缚。

    不如就叫《道德经》吧!

    德,便是心性!

    “道可道,非常道。”道法可以被阐述,却并非一般描述的了。

    天人合一之境,懂得人自然懂。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深得其中三昧,是忘,是空,还是不必呢?

    已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庄周子也是放下道德经,去追逐蝴蝶,才得证大道。

    可笑这方天地,还在从那道德经中寻找只言片语。那字字珠玑的道德经典,实际却是不含道法,而是心性的修炼。

    庄周子悟道后,有了刻舟求剑一篇。

    便是告诉道门不要执迷,遵循规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是说天地至公,对万物而言皆是平等,老子庄周子已经超然于物外,众人求道,只能在天地中寻找。

    以无用之用,以不争之争,都有前提,先成器!

    袁飞论述之道,不止老子庄子之道,而是天地之道。成器之后,再言老子庄子,匹配清净无为之道,可得大成!

    一阴一阳谓之道,而抱阴负阳,当中蕴含的正是冲气以为和的人性。以人为本,借阴阳二气为道,去无存真,不失本心,方为道!

    m.zwWX.ORg夏季的风琴的大康风云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