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年短篇 (第3/26页)
夕阳斜照,细碎琼花飞掠湖光山影,艳艳霞光笼着整个秘境。酒客不舍为此美景多留,提着酒坛扬长而去。 —— 虞槐引导灵气运转一周天,坐定已汗透中衣。石屋内充斥着热气,他推开石门走到屋外,顿觉清爽无比。 门外田圃有一半昨日被虞槐理过,痕迹尚新。酒客在田亩边上背对虞槐席地而坐,宽大衣袍只松垮一束,好似只要有酒,破烂衣袍便是金银鱼袋,穷山恶土便是极乐洞天。 他隔空朝虞槐招手,再取一坛,匀出少许酒液倒入递给没尝过鲜的后生:“过来坐,量你也睡不着。” 虞槐盛情难却,取坛浅啜,赞道:“好酒。” 酒客嫌弃道:“这算哪门子好酒?真正的好酒,得用大常山的百仙草酿,封存几十来年,才够味道。” “百仙草?” “早和大常山的山头一起没了。我还屯了一坛,可时机未到,只好看看解馋。”酒客谈兴渐浓,一指天阑,“大常山山峰原来就在那地方,稳压小常山一头,现今却隐于下界云海,只空担‘大’字为名供后来人做文章。百丈高山,千秋后为丘陵,rou身凡胎的修士又能比山川好上多少?” 这狂徒话里话外尽是对修道人的讽意,一身懒骨,口气挺大。虞槐佯作不解其意:“可惜晚辈来迟了百年,不能见昔日大常山风貌。” 大小常山与虞家还颇有渊源。大常山与小常山仅几县之远,居藤江之阴,瞿河之阳,乃堪舆宝地,钟造化毓秀。崇华派开山祖师以大常山灵气充盈,择此地开门立派,后在大常山逢变后迁至小常山,于五百二十年前败落。虞家先人为化神大能,曾是崇华派客卿,后转投涯山,虞氏一门方有今朝气象。小常山机缘之秘在涯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