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血流 (第3/4页)
我再送他三钱铅不亏。” 三钱,是一颗鸟铳铅丸的重量。 在老庙庄,半月前阻拦刘承宗进入村庄的木栅被摧垮、焚烧至碳化,随处可见无头死尸和屠宰牲畜留下干涸的血迹与骨头。 牵马漫步的刘承宗从地上拔出支断矛提在手上,三尺矛杆被劈开的断口毛刺着,三寸片叶精钢矛头镜面毫无磨损。 这种不起脊的片矛头多见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现在的老百姓不会花大本钱打这样的矛头,让刘承宗怀疑这支矛头可能是过去战争留下的古董。 而且他还很可惜这根好棒子……显然这支战矛属于老庙庄的某位庄客,主人在悉心打磨后第一次与贼兵交锋就没刺中敌人,反被人持厚背铡刀或斧头猱身而上,劈断矛杆死于非命。 可能死的并不痛快,因为他的眼睛在左近搜寻,除了早已渗入泥土混为一体的血迹外并未找到符合猜测的尸首。 贼人一定走得很匆忙,或者抢到东西太多,以至于连稍加修复就能使用的兵器都不愿带走。 刘承宗不一样,他骨子里就有垃圾佬的基因,没那么奢侈,抬手就把断矛挂在红旗身侧。 他的挂具没得胜钩、了事环那样的名字,只在战马鞍具左右各有几个自制挂具,环里头夹着钩,还有能放刀和斧头的皮具。 正常骑兵都有点挂具,但没他这么多。 去年从塞外回来,烧荒行动大获成功,射杀虏骑探子却没地方挂自己的战利品,好多东西没能带回来,让经常钻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