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戏明 第67节 (第3/6页)
什么好文章?” 这位被李东阳唤作“守溪”的也是与他们一同编纂《宪宗实录》的同僚名叫王鏊。 王鏊摇着头道:“好文章哪有那么容易得?” 王鏊也是少年成名的人他少年时在国子监读书,每次写成文章所有同窗争相传阅。到后来开始考科举,那更是直接拿下乡试、会试第一。 要不是殿试只得了探花,那就是三元及第了! 当然,这个“只得了探花”也是相对于他自己的水平而言,实际上那也是全国第三的存在了! 王鏊行文雅正,是文人之中少有的不好偏好奇的人,写起议论文来更是堪称当世一绝。 即便如今已经不是在国子监了,像李东阳这样的热情同僚还是时常会向他讨要文章来传读。 李东阳听王鏊说没新作,也不失望。他笑了笑,说道:“你这王家前辈没文章,我这却是有篇王家后辈的文章,你要不要看上一看,猜猜这王家后辈是谁?”他说着还从袖里掏出带过来的文稿递给王鏊。 王鏊顿时来了兴趣,接过那篇“王家后辈”的文章看了起来。 要说文哥儿这篇文章写得多高妙,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以王鏊和李东阳的水平可以轻松挑出问题,也可以轻松给出许多提升意见,可这本就不是举业文章,不需要多高深的技巧,只要写得流畅自然,读来便叫人愉快不已。 结合李东阳给的“王”姓提示,王鏊一下子猜出了是谁写的。 王鏊早前便读过李东阳那篇《我儿于丘尚书处读书》,对里头出现的王家小儿颇有些印象。 这小孩儿小小年纪的,就能把杨万里与陆游的诗用得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