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戏明 第67节 (第4/6页)
手拈来,他想不印象深刻都难。 既是与同好聚会,王鏊也不似平日里那般端肃,笑着打趣道:“这王家小神童,怕是成名比你还要早。” 李东阳四岁名扬紫禁城这种事,在座的人可都是知道的。 听了王鏊打趣的话,周围的人都来了兴趣:“西涯带了什么文章,给我们也瞧瞧。比西涯成名还早,莫不是才三岁不成?” 西涯是李东阳的号。 古人有名有字,字大多是与名相关联的,也大多是由长辈帮忙起。 可等到年轻人们逐渐进入社交圈子,就不满足于相互称长辈赐予的名和字了,他们会在某个人生重要节点给自己起个别具意义的“号”,用于亲朋好友之间相互往来。 一个人有了“号”,无异于向所有人宣告他心性已然成熟、人生可以自主。 比如王守仁悟出自己的心学大道以后,才开始自号“阳明”。 从此人世间才多了个王阳明。 李东阳这“西涯”的名号自然已经为亲朋好友熟知,平日里大伙也是热络地喊他一声“西涯”,晚辈则是恭称一声“西涯先生”“西涯学士”。 所有人都对李东阳带来的文章很有兴趣,见李东阳和王鏊都笑而不语,当下便迫不及待地传看起这篇“新作”来。 谢迁就是这时候过来的。 谢迁与李东阳关系极好,两人常年唱和不断。瞧见大伙围着李东阳颇为热闹,谢迁奇道:“我就来晚了这么一会,错过了什么新鲜事?” 李东阳见谢迁来了,脸上的笑容更盛。他对拿着那篇文章的人说道:“要不你先给于乔看看,瞧瞧他能不能猜出谁写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